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青岛7月23日讯(记者 孙军)近年来,校外教育类培训机构关门解散、破产、圈钱“跑路”等事件时有发生,引发家长、学生强烈不满,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近期青岛市出现了个别语言能力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倒闭等问题,据了解,有部分家长超前预交了较大额的培训费用。7月23日,青岛市教育局发布《警惕校外培训机构风险提示书》,提醒广大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机构、缴纳培训费用时保持警惕。特别提醒家长,一次性缴纳费用不应超过3个月或不超过60课时,并应索要正规发票。
《提示书》中提出“三个警惕和一个索要”,即警惕无证无照培训机构。家长在报名缴费前,要认真查看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及机构是否在办学场所显著位置公示证照。应选择证照齐全、办学规范、质量有保障的校外培训机构,家长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查询有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或登录青岛市民办教育智能管理服务平台查询校外培训机构名单;警惕超长超期预收费。在缴纳费用前,家长要详细了解培训机构向社会公示的所有收费项目,不缴纳超出公示范围的费用,一次性缴纳费用不应超过3个月或不超过60课时。培训费一般应在临近培训课程开班前缴纳,不宜过早提前缴纳。对校外培训机构以各种优惠方式诱导跨学期、跨学年、公示标准外收费的,应心生警惕,拒绝缴纳并向相关部门举报;警惕不公平格式条款。家长在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时应警惕是否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建议家长与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统一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索取合法收费凭证。家长应向培训机构索要以机构名义开具的正规发票,警惕培训机构以收款收据等“白条”替代消费凭证。并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刷卡单据、交费发票等资料,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刘鹏照告诉记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出台“法”固然重要,但还要加强家校共育,促进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成才观念,利用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讲有关培训机构的政策要求。同时,严肃督导问责,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情况作为教育督导重要评估内容,评估结果列入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教育部门真诚欢迎广大家长进行监督,可通过当地政府服务热线进行监督举报,共同推动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